106年 會員大會 演講資料 3
點擊這裡下載檔案
講座系列 2016年海峽兩岸第四屆“海事風險評估與管理”研討會 2016年海峽兩岸第四屆“海事風險評估與管理”研討會於6月7日上午在尚大樓103召開。集美大學校長蘇文金,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長暨中華海洋事業協會理事長張清風,大連海事大學前校長吳兆麟,臺灣中華海洋事業協會榮譽理事長暨船長公會理事長徐國裕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航海學院院長邵哲平主持。 研討會首先由蘇文金校長致歡迎詞以揭開序幕,蘇校長對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和問候。並指出,海峽兩岸“海事風險評估與管理”研討會旨在推動海峽兩岸海洋科技與學術的交流,構建海事風險評估與管理經驗及發展趨勢,加強兩岸海事安全的發展與合作,自2013年舉辦以來,研討會得到了海峽兩岸海事院校和航運企事業單位的關心與支持。海峽兩岸的海事專家與學者借助此一交流平台,增進相互瞭解,展示科研成果和科研理念,共同提高兩岸海事風險評估與管理水準。 2016年海峽兩岸第四屆“海事風險評估與管理”研討會已於6月8日下午閉幕,張清風理事長此次率領了7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的海事專長教師以及中華海洋事業協會的徐國裕榮譽理事長、方福樑副理事長、吳木章副秘書長、船長公會李蓬秘書長以及台北海洋技術學院陳希敬主任等6位中華海洋事業協會的會員一同參與研討會,臺灣共計有14位產業與學界的代表一同前往廈門集美大學參與該研討會。 本回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參與的教師有海運暨管理學院桑國忠院長、商船學系郭俊良主任、輪機工程學系張文哲老師、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張淑淨老師、商船學系陳世宗老師、運輸科學系高聖龍老師、海洋觀光管理學系王彙喬老師。論文題目囊括客船海事風險評估、航運風險回覆評估、船舶安全管理應用、E航海戰略及風事案例分析與探討等。 該研討會參與的單位有中國航海學會、大陸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大陸南海海巡執法總隊空巡隊隊長、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廣州航海學院、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航運職業技術學院、集美大學航海學院、中華海洋事業協會、中華民國船長公會以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會之專家學者共計約60位。 本回研討會於6月7日及6月8日在集美大辦理,共計收錄50篇論文,32位學者進行論文發表,並由上海海事大學施朝健教授、武漢理工大學劉敬賢教授、南海海巡執法總隊莊奮泉船長等3位專家作主題報告。然臺灣部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及中華海洋事業協會共計發表14篇文章,並有10位成員進行論文發表,與會的論文作者在研討會上進行論文交流與實務探討,獲益良多。 交通部航港局「船舶公約檢查員基礎訓練課程」委託計畫案相關成果 中華海洋協會於本年度順利取得交通部航港局「船舶公約檢查員基礎訓練課程」計畫案,並於105年5月30日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萬海廳簡報室辦理開訓典禮。航港局為激勵學員特由船舶組陶自勵組長代表出席開訓典禮,陶組長勉勵學員認真學習,以提升我國PSC的檢查能力,並精進個人的專業知能。開訓典禮出席的人員還有中華海洋事業協會張清風理事長、中華海洋事業協會張文哲秘書長、中華海洋事業協會王彙喬副秘書長、中國驗船中心劉英如執行長、海洋大學商船學系郭俊良主任。 本訓練課程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林彬特聘教授擔任主持人,中華海洋事業協會張文哲秘書長擔任共同主持人,一同規劃與執行本計畫。本計畫之特色為其師資均為中國驗船中心的資深驗船師擔,分別為黃余得驗船師、吳金翰驗船師、李前鋒驗船師、陳正泰驗船師、吳順銘驗船師等5位。為強化學員之實務經驗,本協會特邀請巴拿馬檢查員李蓬船長和油輪資深船長吳建興擔任協同教學業師,於船上實務訓練課程中協同教學。 由於近兩年交通部航港局新進許多執行船舶檢查的官員,此等新進官員均未接受「臺加海事體系技術合作備忘錄」的相關訓練,又因缺少基礎訓練,亦無法立即接受該備忘錄後續之相關訓練。為使航港局新進船舶公約檢查員具備專業知識及符合國際海事組織對港口國檢查員基礎訓練明確規範於Model Course 3.09 Port state control,爰依據該課程規劃,並參考我國新進船舶公約檢查員候選人員學養背景及經歷,新增部分部分基礎實務實習,如求生滅火、航儀、緊急滅火泵、發電機、油水分離器、焚化爐、淨油機、鍋爐等機器設備之實際操作實習。期能較易銜接公約課程,受訓學員共計有30名,分別來自航港局下的各區航務中心。 訓練教材亦由中國驗船中心撰寫,教材內容包含1966年國際載重線公約(LL66)、1969年國際船舶噸位丈量公約(Tonnage 69)、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COLREG 72)、1973/1978年防止船舶汙染國際公約( MARPOL73/78)、1974年海上人命安全國際公約(SOLAS 74)。、1976年商船最低標準國際公約(ILO No. 147)、1978年航海人員培訓、發證及當值標準國際公約暨2010 馬尼拉修正案(STCW)、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CLOS 82)、國際管制船舶有害防污系統公約(AFS)等。 本訓練課程共計72小時,分為52小時的學科課程以及20小時的船上訓練課程,為期10天分兩週進行。學科課程均在海洋大學航訓中心進行授課,利用商船學系及萬海廳的軟硬體設施進行理論課程。最後,船上實務訓練是利用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的自有油輪-華運輪以及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的貨櫃船-恆明輪。期待我國PSCO在經歷這兩週的課程訓練之後,船舶檢查的技術更上一層樓。 會務報導 中華海洋事業協會第八屆第二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紀錄 一、時 …